在全球科技浪潮和产业格局深度变革的背景下,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,为自动驾驶商用车在港口场景的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。《港口新质生产力系列报告:自动驾驶篇2024》聚焦中国港口自动驾驶商用车的商业化案例,揭示了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。
1.核心观点
自动驾驶展了解到,自动驾驶是港口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预计到2030年,中国港口自动驾驶商用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909亿元。港口自动驾驶产业链多元化且高度协同,当前主要技术方案包括AGV、IGV、DCV和ASC。其中,IGV和DCV技术路线更适合中国港口场景,未来市场空间广阔。
港口按吞吐量分为特大型、大型和中小型港口。特大型港口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较快,需求集中在多品类运输、全场景覆盖与融合发展;大型和中小型港口商业化进程相对滞后,但老旧码头改造和智慧港口建设带来庞大需求。未来,港口自动驾驶有望形成联盟,并与其他场景融合构建综合性运输网络,提升物流效率,降低运营成本。
2.发展背景
自动驾驶展了解到,港口产业链创新与生产基础智能协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。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、绿色化四要素构建产业生态圈,自动驾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,提升港口运行效率。自动驾驶商用车通过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体现中国港口新质生产力的优越性。
港口自动驾驶方案供应商投融资活跃,斯年智驾、飞步科技、主线科技等公司多次获得融资。港口自动驾驶项目或迎来爆发期,目前处于商业化推广阶段,即将进入普及阶段。
3.智能化解决方案
港口自动驾驶商用车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:上游为智能化零部件供应商,中游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,下游为制造商。自动驾驶在港口场景重点应用于场桥到岸桥的水平运输环节,主要技术方案包括:
AGV:依赖磁钉导航,核心是控制系统。
IGV: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定位技术,已在国内多个港口商业化落地。
DCV:依托车路云协同,技术水平达L4级自动驾驶。
ASC:适用于1-3层堆叠作业,不适用于国内普遍采用的4-5层堆叠作业。
中国港口主要采用AGV、IGV和DCV三种方案。
4.标杆案例
自动驾驶展了解到,IGV和DCV技术方案场景适应能力强且无需改造基础设施,具有巨大发展潜力。特大型港口基本完成智慧化转型,正在深化自动驾驶应用;大型和中小型港口加速落地自动驾驶商用车。
报告拆解了主线科技、友道智途、斯年智驾、飞步科技、西井科技、经纬恒润等公司的案例。这些公司基于合作港口特点,打造了特色方案,助力旧码头改造升级,建立多场景融合的自动驾驶货运网络,实现降本增效。
5.趋势洞察
自动驾驶展了解到,未来,港口场景将围绕自动驾驶形成联盟,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发挥核心作用。跨场景融合的自动驾驶水平运输将改变物流生态,形成更加智能、高效的物流网络。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将深度参与国际竞争,技术与品牌积极出海,融合全球市场,同时促进企业在ESG方面的发展。
自动驾驶商用车的崛起,不仅提升了港口运营效率,也为中国港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,千亿市场蓄势待发。
文章来源:智驾杂货铺——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