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风云变幻,汽车领域的格局正悄然改变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数据显示,2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33万辆,同比降2%、环比降33%;而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达91万辆,同比增长51%,市场份额升至65.6%,同比增长10.6%。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布局迟缓,被视为主流合资、外资品牌市场下滑主因之一。如今,为夺回市场,外资、合资品牌纷纷发力,补齐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短板,不过,中国品牌也在快速推进智驾发展,甚至将智驾平权拓展到十万元以内车型,智驾领域竞争空前激烈。
一、 “电动化、智能化”反击
自动驾驶展了解到,近期,外资、合资车企密集推出电动化与智能化战略,试图重掌市场话语权。大众汽车集团计划2025 - 2027年于中国市场推约40款新车,超半数为电动化产品;到2030年,将推出超30款纯电动车型。沃尔沃今年也将推出7款新车,覆盖燃油、插混及纯电车型,深化新能源战略。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于柯鑫称,沃尔沃在智能驾驶领域是领跑者,2015年就具备L2+自动驾驶能力,且认为当智舱智驾平权后,品牌将成竞争关键。
自动驾驶展了解到,拥抱中国成熟技术方案成为合资品牌补短板的捷径。东风日产、广汽丰田等选择Momenta作为智驾合作伙伴。3月1日,东风日产发布全新天演架构,首款纯电动车型日产N7将搭载Momenta最新大模型,采用端到端解决方案实现闭环控制,还强调“在中国、为中国”,2026年底前投入100亿元,扩充研发团队至4000人。3月6日,广汽丰田铂智3X上市,价格亲民。其硬件配备含激光雷达的传感器矩阵与高算力OrinX芯片,软件搭载Momenta“一段式端到端”高阶智驾大模型,实现“类人驾驶”。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表示要在合资2.0体制下开启新变革。
一汽 大众3月1日发布全新探岳L,作为“燃油智驾车”,搭载与卓驭科技(原大疆车载)联合打造的IQ.Pilot高阶智能辅助驾驶,采用9V5R12U智驾硬件方案,还拥有以5+X多屏多模交互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座舱,搭载高通8155芯片与DeepSeek大模型。上汽大众也在推进燃油车智能化,途观L Pro号称“最聪明的燃油车”,升级智驾及舒适性配置,搭载大疆车载参与研发的L2+级智驾系统;途昂Pro也搭载大众集团全新一代IQ.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,具备多项智能功能,达L2+级智驾辅助技术。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,超62%普通合资燃油车用户对再次选择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兴趣高,若合资企业在车辆性能、品质、智能化配置及外观设计等方面突破,有望守住甚至回升市场份额。
二、中国车企:将智驾竞争推向深水区
传统合资品牌在智能化领域追赶时,中国汽车品牌已将智驾竞争推向更深层次。今年以来,多家车企致力于让更多消费者享受科技红利,智驾平权成国内车企共同目标。3月18日晚,奇瑞、广汽昊铂和极氪三家车企发布高阶智驾成果。
自动驾驶展了解到,奇瑞小蚂蚁智驾版将智驾平权下限降至6万元级,搭载23项智能驾驶功能,让年轻用户以低预算享受顶尖智驾体验。广汽昊铂发布NDA4.0城市领航高阶智驾,可用范围拓展至六大场景,全场景覆盖率超99%。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认为今年可能是L3智驾元年,广汽年底前将推出L3智驾功能产品,尤其在网约车等ToB端智驾车型会增多。极氪推出极氪浩瀚智驾2.0车位到车位全场景智驾领航功能,具备多种领先能力,还能在复杂路况下实现高速避让挑战。此前,比亚迪宣布“天神之眼”智驾系统覆盖全系车型,实现高速NOA标配。长安汽车升级智能化战略,今年8月将推出10万元级别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,支持135km/h的AEB避撞功能。
自动驾驶展了解到,尽管传统合资品牌已开启智能化转型,但2025年依旧艰难。智能化转型需精准把握市场与用户需求,国内车企在智能化领域的成功,得益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与快速响应。当下,新势力与自主品牌持续发力,市场竞争白热化,传统合资品牌不仅要加速技术研发缩小差距,还需优化市场策略、提升用户服务,以契合市场与用户需求。
文章来源:中国新闻周刊——微信公众号